孫夢冰:“我是醫生,我缺了塊肺,我要保護病人的肺”
內容來源於:新華社
記者:楊有宗
孫夢冰是武漢濟和醫院內二科主任助理、住院醫師,今年39歲。從大年三十接到通知到現在,孫夢冰壹直戰鬥在抗擊疫情的第壹線。2月19日這天,連續奮戰的他得到壹天休息時間,對記者談起了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歷和感受。以下是由記者整理的孫夢冰醫生口述:
2月19日,武漢天氣不錯。從大年三十忙到現在,輪休壹天。不用穿防護服,身體輕松不少,也終於可以暢快呼吸,好好欣賞壹下這座再熟悉不過的城市。
大年三十那天,接到醫院通知,我所在的武漢濟和醫院被征用為“武漢市蔡甸區感染性疾病病區”,要征調其他科室醫生作為感染科醫生。我沒有猶豫就答應了,因為盡管我是壹名內分泌科醫生,但剛剛工作時,也在感染科和呼吸科待過,相關流程也都熟悉,再加上上崗前的培訓,“客串”壹名感染科醫生是沒問題的。更重要的是,我熱愛這座城市,我要幫助她盡早戰勝疫情。
經過壹天培訓,我上崗了。眼前的景象和困難讓我心急,發熱病人不斷湧來,壹開科,病人就收滿,新的病人有壹些得不到診療……再加上我們這個院區有從湖北省人民醫院等其他醫院調過來支援我們的醫生,大家平時用的系統不壹樣,診療流程不壹樣,電腦沒法用,壹度只能手寫病例。
每天進入隔離病房,我們都要穿上厚厚的防護服,戴著口罩、防護面罩,忙的時候有時需要連續工作10多個小時。胸口悶,像有塊石頭壓著,因為缺氧,頭很疼,當時在想,這不知還要堅持多久。
面對壹種新型傳染病,說不害怕那是假話,大家本能都會害怕。在20歲時,因為先天性的原因,我做過左肺下葉切除的手術,肺功能比常人要弱壹些,這也讓家人對我的擔心多了壹些。可是透過被汗水模糊的護目鏡,看到病人焦急的面孔,就是再難,我也要堅持下去。
有的病人無法收治,我很焦慮,有些病人病情出現反復、加重、被送進ICU,這更會讓我焦慮。因為焦慮,我晚上睡不著,但是作為壹名醫生,有壹種職業精神驅使著我們。面對疾病,就必須向前,去戰勝這個困難。
除了是壹名感染科醫生,抗擊疫情,我還要當壹名心理醫生。大多數患者都能很認真配合治療,也相信現在的醫療水平是能夠幫助自己醫治好。但也有壹些患者,不願接受這壹事實,這是因為他們缺乏對這個病毒的認知,恐懼和緊張都很正常。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耐心疏導,給他們安慰和鼓勵,告訴他們大多數病人是可以痊愈的,要對自己有信心。
治病救人是我們的本職,我們並不想成為什麽英雄、“網紅”。其實我現在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共同努力,早日把這場疫情控制下來,讓生活在武漢這個城市裏面的父老鄉親,不再受病痛的折磨。
本來不想告訴父母我來壹線了,因為他們也知道這裏面臨的危險。無奈太長時間沒回,母親發現不對勁,壹個勁問我去哪兒了,不回家的理由我也編不下去了,沒辦法只好把實情告訴她。我知道,這會讓她擔心,壹天兩個電話成了“標配”,為了家人,我更要保護好自己。
武漢是個英雄的城市,奔騰長江每天都在訴說著這座城市的英雄往事。早上看數字,新增確診病例不出所料又下降了,全國新增治愈病例首次超過新增確診病例,開心!這裏面也有我的壹份功勞!
各地物資往武漢匯集,各地的醫療隊也在源源不斷支援武漢。有了全國的支持,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就可以不用再住賓館,可以回家吃個團圓飯,許久沒見的兩個孩子也壹定又長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