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科技如何賦能健康?直擊進博會第二屆虹橋國際健康科技創新論壇

發佈時間:2019-11-07 內容來源於: 流覽量:

當前,新壹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使得健康產業處於重要變化的關口。在醫藥健康領域,科技的最新發展趨勢有哪些?如何通過國際合作推進健康科技的創新?醫藥領域的創新如何賦能人類健康?

 

11月6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第二天,作為本屆進博會配套活動,“科技賦能  健康未來”第二屆虹橋國際健康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來自政府、科研機構及國內外企業代表等近400人出席論壇,共同交流全球健康科技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探討以國際合作推進健康科技創新,共創人類健康未來。

 

 創新引領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屆論壇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主辦,復星國際、復星醫藥承辦,並得到了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以及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支持。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上海市副市長宗明、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出席論壇並開場致辭發言。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

“創新引領發展,創新趨動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的迫切要求和重要的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壹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今天我們齊聚在這裏,對於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的具體行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下壹步的工作中,國家衛健委首先將繼續擴大衛生健康領域的市場開放。我們也歡迎國際大健康企業積極投身中國健康工作的建設,為我們持續不斷帶來創新的產品和實際的技術。其次,加大科技創新推進力度。希望我國科學家和健康產業的各位企業家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全方位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第三,繼續優化營商環境。按照放管服要求推進營商環境進壹步優化,為企業發展尤其是國際企業到中國投資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第四,繼續推進共建‘壹帶壹路’建設。把‘壹帶壹路‘建成’創新之路‘,為各國共同創造機遇和平臺。” 


“健康是全人類共同的美好願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壹動力,今年論壇以‘科技賦能  健康未來’為主題,必將為健康科技創新發展註入新的動能。上海市高度重視健康科技創新工作,全力建設協同高效的衛生健康科技創新體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多措並舉打造以人才為核心、機構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醫深度融合的健康科技創新體系。

 

近日,上海根據國家部署,制定出臺《健康上海行動(2019-2030年)》,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健康科技創新中心和全球健康城市典範。上海健康科技創新潛力巨大,健康消費需求前景廣闊,讓我們壹起攜手努力,推進健康科技創新,促進交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助推健康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不斷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

“復星壹直有壹個夢想,就是能夠讓全球每個家庭生活更幸福。要實現這個夢想,就需要滿足家庭客戶們對健康、快樂、富足的需求。這其中,我覺得首先要滿足的就是大家對健康的需求。因為只有健康了,才能享受快樂。


在過去的幾年裏,復星在醫藥制造、研發創新、健康管理等領域都在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未來復星要繼續在以下三個方向上繼續努力。第壹,繼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第二,進壹步加強全球資源整合。第三,完善健康生態閉環,讓更多的人少生病、不生病。


我們要堅持做對的事情、難的事,需要時間積累的事,並且要高效地堅持,最終有壹天我們都能健康地活到121歲。”

 

前瞻創新,探索全球健康科技的未來 

 

吉利德科學首席財務官Andrew Dickinson先生分享了他對未來全球健康、科技創新發展的思考。他指出,壹直以來,吉利德科學都在尋求內部、外部及合作項目的結合,擴大我們在產品組合中對於科學探索的多樣性。未來,吉利德科學將持續探索各種創造性的方法,提高產品管線的廣度、深度和多樣性,讓我們能夠為世界帶來更多的革新藥物。 


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吳慶文分享了建設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的觀點。他指出,蘇州工業園區目標是建設世界壹流的高科技園區。蘇州離上海很近,我們會主動對接上海、服務上海、融入上海,為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特別是為上海“打造全球卓越城市”貢獻蘇州的力量。

 

從臨床需求趨勢看全球醫療科技在中國的落地與轉化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監事會監事長、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馬軍教授
創新是驅動醫藥產業向前發展的關鍵因素,當前最重要的是要解決全人類面臨的重大疾病難題。眾所周知,惡性腫瘤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壹大疾病。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監事會監事長、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馬軍教授,為大家分享了關於腫瘤慢病化的觀點。他介紹,中國惡性腫瘤流行病調查的數據顯示,女性乳腺癌占第壹位,男性肺癌占第壹位,發病的年齡主要集中在60歲以上。我國的腫瘤五年生存率不斷上升,但明顯低於先進國家的五年生存率。從粗放化療到個體化治療走了百年的道路,現在得了白血病像得了糖尿病、高血壓壹樣可以生存。靶向治療、免疫化療出現,帶給了患者福音。

來自美國的世界領先的醫療設備公司ViewRay專註於研究攻克癌癥的磁共振引導放療技術,在技術及臨床應用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ViewRay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cott Drake先生為大家分享了創新的放射療法如何改變癌癥治療的未來。 Scott Drake認為,全球腫瘤治療方面有非常清晰的發展脈絡,過去幾年從創傷性手術型的治療轉向了微創或無創、精準、個性化的醫療和藥物方向。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讓我們更加精準地治療。在放療領域同樣看到了很多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ViewRay產品第壹次實現了放療過程中腫瘤和周邊軟組織實時可視化自適應放療,極大提高療效並降低放療損傷,對腫瘤病人的生存率提高具有潛在革命性的重大意義。

 

圓桌對話:全球醫藥科技在中國的落地與轉化 


在以“全球醫藥科技創新趨勢和中國醫藥創新機遇” 為主題的圓桌對話中,在西湖大學副校長許田教授的主持下,來自上海衛生健康委員會藥政處處長吳文輝、ReNeuron集團CEO Olav Hellebø 、美國直觀醫療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Dave Rosa、復星醫藥總裁兼CEO吳以芳、復星凱特生物科技CEO王立群等嘉賓,就如何準確洞察和捕捉全球醫療醫藥科技的最新趨勢,並打造屬於中國的創新新態勢從而造福更多的中國患者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上海衛生健康委員會藥政處處長吳文輝:“促進創新發展應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內在要求。在發揮上海優勢,進壹步吸引國際以及國內生物醫藥企業創造壹流產品方面,這兩年上海已經出臺比較好的政策,我們要在知識創新、企業研發、搭建平臺和人才培養四個方面進壹步落地。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推動,使創新產品能夠更好地造福患者,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  


ReNeuron集團的首席執行官Olav Hellebø:“幹細胞治療是非常安全的,在癌癥上已有初步非常好的療效,此外,幹細胞在糖尿病、帕金森癥、阿爾茲海默癥方面未來會有很多應用。我們和復星合作在中國關註兩個領域:由中風所致殘疾的病人、視網膜退行性疾病。這是我們現在和復星壹起所關註的兩個未滿足需求巨大的領域。” 


美國直觀醫療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Dave Rosa:“新的醫療設備將提高肺癌診斷率。全球肺癌大概生存率是18%,所以我們還需要做很多的努力。比如在診斷設備方面,我們希望把機器人和導管技術結合起來,並且快速診斷出病變是不是腫瘤。這些創新技術的組合有助於肺癌的早期診斷。” 

復星醫藥總裁兼CEO吳以芳:“復星醫藥未來要讓人健康地活到121歲,就要戰勝很多臨床上未滿足的疾病需求、治療需求。首先,企業內部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建立起優秀的研發團隊。同時,以開創心態擁抱全球科技創新,與全球優秀企業壹起合作、把新技術更快地應用到中國市場。我們也要向創新的科學家團隊提供資源,讓他們未來能夠推出解決未滿足需求的新療法,並積極進行VC投資,緊跟國際前沿技術。”

 

復星凱特CEO 王立群:“CAR-T細胞免疫治療是腫瘤治療領域最具創新的科學,正因如此,才要聯合全球領先的人壹起做,盡快把最好的產品引進中國,服務中國患者。也正因為它的新,落地中各方面都會面臨挑戰,從監管到企業都需要變革思路密切溝通。目前,我們在中國的首個CAR-T細胞治療產品的註冊臨床實驗入組已完成,在相關數據分析結束後將以最快的速度進行申報,惠及患者。”

 

巔峰對話:中國醫藥企業的創新機遇

 

中國醫藥企業的創新之路如何走?新形勢下,中國藥企面臨哪些痛點和機遇?論壇上,由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會長宋瑞霖主持的壹場精彩的巔峰對話在兩位醫藥行業領軍人——綠葉生命科學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殿波以及復星國際聯席總裁、復星醫藥董事長陳啟宇之間展開。對話現場,兩位嘉賓火花不斷,精彩觀點激蕩。

陳啟宇表示,改革開放以來醫藥行業經歷了長時間的變化,特別是2007年之後新壹輪醫改帶動醫藥行業超過20%的高增長,雖然發展速度相對比較高,但質量並不是很高。中國企業仿制藥為主的格局沒變,研發創新能力從全球來看仍有差距。如何改變這壹現狀?陳啟宇表示,要將以營銷趨動轉為以研發、供應鏈、全球市場為驅動。中國醫藥企業創新要往蛋白質藥物、細胞治療、基因治療方向走。要解決將來中國老百姓的重大疾病、罕見病、遺傳病,要用中國的方法做創新。


劉殿波表示,中國醫藥產業在未來的3到5年會變化非常巨大,產業格局將發生顛覆性的變化。中國醫藥企業要立足中國、面向國際,遵循國際標準、在適應中變革才可以走向全球。過去十年抗體藥物搶了不少風頭,但是細胞治療、基因治療藥物增長率特別高,先進療法、新壹代創新產品在未來商業化表現壹定會很好,未來做新型突破型療法大有前途。

分享
x

抖音二维码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