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潔探訪孤島村醫:他用20年的堅守,書寫壹個男人的責任與擔當

發佈時間:2019-08-19 內容來源於: 流覽量:

壹個人、壹艘船、兩座島、二十年、壹千多位村民,余家軍的故事是中國150萬鄉村醫生的縮影。今天是第二個“中國醫師節”,希望演員李光潔的這篇探訪手記,能讓更多的社會力量關註到鄉村醫生這個群體。

 

齊山村海島自然村位於皖西邊陲的大別山深處,從金寨縣至此耗時約3個小時。傍晚的時候站在島上眺望遠處,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壹色”的唯美景色,近處則是島上幾十戶居民辛勤耕種的茶園和高聳入雲的竹林。

 

豐饒與貧瘠並存,似乎是中國鄉村的共同寫照。同行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因為對外交通閉塞、基礎設施薄弱,齊山村是當地醫療資源匱乏的特困區域。更難想象的是,村子裏唯壹的醫生,十多年來守著壹間漂浮的船屋,靠撐船行醫看病。

 

 

2017年12月,我加入由復星基金會等單位主辦的鄉村醫生健康扶貧項目,成為鄉村醫生守護者,探訪孤島村醫余家軍是我此次公益之行最重要的任務。

 

下了大巴車,短暫的休整之後,我接到要徒步5公裏山路的通知,為的是真切地感受當地人出行的不易。由於天氣炎熱,室外溫度逼近40度,大家格外關照我,他們可能不曾想到,我的童年是在豫中平原同樣閉塞的鄉村度過,對於交通工具匱乏帶來的出行不便,有著深刻的體驗。

 

徒步壹個半小時趕到碼頭後,我們換乘渡船繼續前行,從村中心出發前後兩個多鐘頭,才最終抵達余家軍所在的小島。如果是雷雨天氣或者受臺風影響,輪船還會停運,村民不能出去,而外面的人也無法登島。讓我感觸頗深的是,30年後的今天,定居北京生活多年的我早已習慣了立體化的交通出行方式,但在這些偏遠山區,自然條件依然嚴重制約著村民們的日常出行。

 

在見到余家軍之前,關於他的事跡和傳聞陸陸續續地也聽了很多,對於他為何把衛生室建在船上,又究竟如何出診看病,我充滿了好奇。

 

余家軍所在的安徽六安金寨縣海島居民組,分布在響洪甸水庫的兩個孤島上,陸路不通,交通閉塞。他告訴我曾有重癥病患因為路上耽擱太久,錯失了最佳的搶救時機,這件事情給他的觸動很大。所以在做村醫之初,為了方便兩個島上的村民看病,他就把診所建在船上。

 

多年來,他以壹艘小船每日穿梭於兩島之間,只要接到病人電話,他就會拎起藥箱,駕起小船即刻出發,他的船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水上120”。

 

幾年前的壹次出診,大霧天氣導致湖面能見度極低,船行半途撞上巨石後側翻,他整個人也跟著掉進湖中。雖然船磕壞了,好在人有驚無險。余家軍沒有過多描述那次落水以及他如何得救的經歷,卻因為自己沒能及時給情況危急的村民看病壹直耿耿於懷。他的家人跟我說,老余是個慢性子,少有急躁的時候,只有在給村民看病這件事上,他壹刻都等不得。

 

壹個多小時的對談,許多次我期待他能說得再詳細些,他卻總用壹句“習慣了”輕描淡寫地概括。但這無數個“習慣”背後,是他大霧天劃船出診撞上巨石後的心有余悸,是常年水上生活帶來的風濕和骨痛,是城市的燈紅酒綠、車水馬龍都與他無關,是從20歲開始就要面對的孤獨,還有許許多多我們未曾想象過的辛苦。余家軍的“習慣”展現了壹個中國男人的責任和擔當,是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人生的另壹種命題和出口。

 

走訪島上的村民,讓我更深刻地了解到孤島村醫這份職業的不凡。近20年的堅守,余家軍已經和島上的村民建立了比親人更親的感情。

 

青壯年常年外出務工,家裏的老人和孩子留守鄉村。多年來,余家軍不僅守衛著村民的健康,還填補著他們在親情上的空缺。他幫老人修家電、換燈泡,做著本應自家兒女需要幹的活;半夜上門給孩子看病,叮囑他們飯前洗手註意衛生,他給孩子們樹立了壹個的慈父形象,老人和孩子都離不開他。

 

跟我壹同走訪村民的還有來自上海和齊山村本地的孩子們,他們在已經在此開展了為期壹周的夏令營活動,比我更加熟悉這裏的地形和路線。與孩子們的交談中,我了解到目前村民們生活上遇到的困難。因為沒有路燈,島上的冬天過了下午5點就早早地陷入壹片漆黑。山路陡峭崎嶇,對喜歡走家串戶的孩子們來說,夜裏外出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對余家軍和村民來說,夜間尋醫問診也極為不便。

 

孩子們還精心繪制了孤島地圖,在後續的活動中,我會和他們進行分組討論,壹同敲定島上路燈安裝的數量和點位。“孤島暖燈計劃”(點擊閱讀原文,用暖燈守護村醫)也將同步在騰訊的公益平臺上發起募捐,相信用不了多久,島上的居民就會迎來他們的第壹批路燈,這裏的夜晚將不再是漆黑壹片。

 

壹個人、壹艘船、兩座島、二十年、壹千多位村民,探訪孤島村醫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這串看似簡單的數字背後壹名村醫的艱苦付出。

返回酒店路上,天色已黑,夜幕下的水庫和遠山依舊美麗,卻多出壹絲寂寥。余家軍說每當心情煩悶的時候,眼前的景致會讓他放松很多,但實際上他也承受著無數個黑夜劃船出診時的孤寂。

 

齊山村只是中國農村的壹個縮影,而余家軍也只是中國近150萬鄉村醫生中的壹員。村醫幫扶之路任重道遠,我會充分踐行鄉村醫生守護者的使命,和復星基金會壹起為中國鄉村醫療現狀的改善做出應有的努力。也希望有更多的社會力量關註到鄉村醫生這個群體,和我們壹同守護這些懸壺濟世、醫者仁心的鄉村白衣天使。

 

在國家衛健委扶貧辦等的指導下,2017年12月,復星基金會等單位共同啟動鄉村醫生健康扶貧項目。項目致力於服務中國農村150萬鄉村醫生群體,通過為貧困地區培養並留住合格鄉村醫生,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可及性,從而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助力國家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本項目圍繞守護村醫、賦能村醫與激勵村醫三大方向,通過駐點扶貧方式,開展系列幫扶行動。項目計劃至少開展10年,到2020年將覆蓋全國100個貧困縣的30000名村醫,至少惠及3000萬村民。

分享
x

抖音二维码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