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點隊員手記 | 畢業季,何去何從的大學生

發佈時間:2020-07-03 內容來源於: 流覽量:

又是大學畢業季,很多年輕人開始面對人生選擇的重大關口。是選擇留在大城市打拼,還是聽從父母的話回老家考公務員?是選擇繼續學業,還是爭取出國的機會?

 

本文的三個年輕人選擇了壹條與眾不同的路作為正式進入社會的第壹站,他們是怎麽想的?在這條路上,他們得到了什麽?收獲了什麽?

 

 

符夢甜 90後 駐點海南省五指山市

 

初來五指山,接到的第壹項工作就是給全市60名村醫辦理意外險和重疾險,對於剛畢業踏入社會的我來說,無疑是壹種巨大的挑戰。60個有衛生室的行政村,座落於海南島中部,山山相連,山青水秀,在1169平方公裏面積的土地上星羅棋布。交通不便的問題猶如大山,擋在了我的面前,我試圖撼動這攔路虎,就壹門心思,“怕什麽,別人能做得到的,我壹定能做到。”

 

我壹個月內走遍了五指山市有村醫的行政村,與60名村醫用傳統的電話或微信群方式建立起了良好的溝通聯系。村醫的年齡普遍偏大,開展線上培訓對於他們來說是壹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如何操作,如何使用手機、電腦註冊,登不上去,忘記賬號、密碼等疑難問題。我便24小時用微信群及時解答村醫線上培訓所遇到的疑難雜癥。

 

每壹次的下鄉走訪,傾聽黎族百姓小故事,讓我離成熟更近壹步,走近村醫,和村醫多說上幾句話特別開心,能忘記來時爬山的苦與累。這壹年的經歷終將成為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丁曉旭 95後 駐點雲南省會澤縣

 

辦公室的何姐是這壹年我在縣裏的“引路人”,對我的生活和工作影響深遠,讓我從壹個職場小白變成能合理安排自己事情的合格職場人。

 

記得剛來辦公室時,我對於馬上要做的村醫保險資料收集工作很迷茫,不知道該從何入手。只是簡單地把相關信息發到群裏,告訴村醫們可以幫他們購買保險,需要每個人在截止日期前交資料,之後就等著他們交資料。

 

我以為這樣就可以結束了,隨著後面問題越來越多,每天座機都快被打爆了,村醫們都在問保險的問題,我才反應過來自己的做法不對。

 

看著我每天焦頭爛額,何姐讓我和她說說整個過程,聽後,何姐教我做任何事情要理清楚自己最後要的是什麽,把思路弄清晰了,才能找到最好的辦法完成,聽完她的話後我有壹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她壹步壹步教我:“給村醫集體買保險涉及的事情和資料很多,妳現在需要把要交的資料整理齊全,做壹個簡單的PPT操作指南,讓每個衛生院安排壹個村醫負責人來局裏面,當面和他們說清楚,讓他們傳達並執行下去,然後把需要的資料交到妳這裏。妳之前的做法,村醫們會搞不清楚,這樣不僅耽誤妳工作進度,還會影響村醫們的日常工作。以後妳再下村走訪村醫工作就不好做了。”後來在何姐不斷的引導下,我終於完成了到縣裏的第壹項工作。

 

工作要有“契約精神”、重要的事情不能發語音要用文字表述、任何工作自己都要有壹個核對表、微笑認真面對壹切困難……

 

何姐教給了我很多很多,影響了我這壹年的每分每秒,我很慶幸認識她,是她讓我在正式進入社會之前收獲了技巧、經驗、知識、成長,這讓未來的我會更加有信心和能力做好每壹件事。

 

 

陳皇妤 95後 駐點海南省白沙縣

 

有些人的成長就是狂風暴雨之後,彩虹般的燦爛。

 

當我剛到委裏的時候,我很怯場,表面上看起來大大咧咧,內心卻很敏感。

 

我所在的組室來了壹個新領導,雖然大家都對他贊贊有詞,但我和他總是存在矛盾。從年初開始和他磨合到五月左右才有所好轉。

 

起初,我覺得在他眼裏我啥都做不好,時不時就有任務安排下來,壹商量就會有推工之疑。但是很多工作我沒有經驗也不知道怎麽做,總是達不到領導的要求。那段時間我常常失眠到夜裏兩三點,早晨五六點就驚醒。

 

回來在同縣團委其他小夥伴的開導下,我也不斷鼓勵自己去改變現狀。還記得當時培訓的時候,隊長王慧博老師問,“妳們年紀輕輕焦慮什麽呢?”我突然茅塞頓開:“對呀!這個時代正是壹個開放、接納跳躍想法的時代。我正處在壹個青春、敢做、敢拼的年紀,沒什麽好怕的,困惑都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勇敢去做吧!”

 

後來,我鼓起勇氣主動與新來的領導匯報工作,積極溝通兩個人的分歧點、解釋自己工作時的難處,我和新領導之間的關系也逐漸融洽,到現在我已經不害怕和衛健局裏的領導溝通了。

 

白沙黎族自治縣西部計劃鄉村醫生健康扶貧誌願者,這麽長串的名詞陪伴了我壹年,真的很幸運,最美的時間遇到了最好的自己。回頭再看壹年前畢業抉擇時的糾結,我想對那個時候的自己說:“在基層做公益誌願者,我想是個不錯的選擇。在這裏,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出乎意料的開心,每壹次溝通、每壹次交談都可以獲得學習成長的機會,如果決定要做,就尊重當下每壹個決定,勇敢去嘗試吧。”

 

 

 

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關愛鄉村醫生健康扶貧分項”

如果在中國的版圖上,畫出當代年輕人的遷徙軌跡,大多數的線條壹定是向大城市匯聚。但有這樣壹群人他們把走出象牙塔之後的第壹份事業留給了鄉村。在青春正好的年紀,他們沒有輕松上陣,而是用逆風飛翔的姿勢,書寫了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他們是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關愛鄉村醫生健康扶貧分項”的駐點隊員。

 

為提高“鄉村醫生”項目駐點隊員持續性和專業性,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與團中央青年誌願者行動中心展開合作,簽訂《鄉村醫生健康扶貧公益項目合作協議》,在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下設立“關愛鄉村醫生健康扶貧分項”,招募應屆大學生誌願者駐點,從2019年8月開始實施。目前,他們在中國最偏遠貧困的地區駐守壹年,用實際行動守護村醫,立誌要見證壹段歷史,讓改變發生。

分享
x

抖音二维码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