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行業開啟消費新時代,豫園股份能否成為“攪局者”?
豫園股份股價近期上漲的主要邏輯是其護城河的有效拓寬。
在香港回歸前,“血拼中英街”是內地消費者最向往的購物方式。在1990年的國慶日,這條街上湧入了10萬人。
中英街之所以繁盛,它的背景是中國改革開放歷史中,全民消費浪潮的第壹次湧動。手有余錢的中國人希望通過擴大消費,盡快地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穿金戴銀,家有電器,是顯露富裕最方便的途徑。
三十年過去了,中英街的繁盛成為了過眼煙雲。但中國人對於享受生活的追求,絲毫沒有降低。日漸世俗和商業化的時代特征,讓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大國——而隨著消費的逐步升級,我們對於高端消費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長。
而關於高端消費的最大的受益者,卻是免稅店。
2020年的夏天,在國內消費受到疫情沖擊的背景下,“如何刺激消費”成了擺在高層面前必答題。這也使得“免稅牌照”成為二級市場持續熱炒的投資主線。與這個題材公司有關的公司,均呈現出良好的單邊上漲。
但以目前的形勢看,市場上關於免稅概念上漲的公司,多為坊間傳聞。以豫園股份為例,在出現申請“免稅牌照”傳聞後,其股價在5天內上漲35%。
但如果抽絲剝繭,我們可以發現,市場對於豫園股份(600655.SH)股價近期上漲的核心邏輯並非“免稅”,而是它有效的拓寬了自己的護城河——它旗下的豫園珠寶時尚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豫園珠寶”)最近發布了壹條消息,宣布與意大利高端珠寶集團Damiani簽署協議。
這預示了壹種可能,珠寶行業現有的競爭格局,將會出現大的變數。
競爭格局
從2002年到2012年,在黃金牛市與中國超級通脹周期的強力推動下,中國的珠寶黃金從業者,度過了最好的壹段時光。由於消費需求激增,“穿金戴銀”的時代正式到來,使得行業在長時間內呈現出雙位數的增長。
然而,在進入2014年後,“黃金十年”戛然而止。
經濟增速放緩與貨幣政策收緊造成了金價下跌。除了宏觀層面利空外, “黃金十年”吸引了大批入市者,導致產品趨同、加劇了市場競爭,使得價格戰愈演愈烈。
2014年,珠寶行業銷售增速降低至1.24%,萎靡不振代替了高歌猛進的基調。僅僅過了壹年,從業者就從搶著開店轉為爭著閉店。半年內,周大福就關掉了自己的115家零售店。
這其中的道理壹經說破非常簡單,作為壹個標準的周期性行業,珠寶消費與經濟形勢密不可分。因此,僅僅過了兩年。隨著“消費升級”的到來,珠寶行業的寒意又被驅走,重回艷陽高照。
到2018年,中國珠寶行業市場(大陸地區)規模達到6965億元。2019年,這壹數字繼續擴大至7502億元,這個數字占到了世界市場規模的33%。根據分析師的測算,到2024年,行業總規模將超過14000億元。如果剔除2020 Q1的影響,近三年內,中國市場的高端類珠寶品牌,重拾兩位數的高增長。
歷史的有趣之處,就在於它總是能展示出驚人的相似性。
增速穩定,量價齊升,盡管珠寶行業走出了“至暗時刻”,但大量競爭者湧入,產品同質化嚴重,2014年的場景再次相伴而來。
如果對市場進行細致分拆,可以發現。在供給壹段,高端市場被Cartier(卡地亞)、Tiffany(蒂芙尼)、BVLGARI(寶格麗)所切割。這些品牌由於進入中國市場早,品牌本土化程度高,也獲得了很高的溢價。
後來者並不甘居人後,例如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在進入中國後,采用了例如明星帶貨、線上化等壹系列市場營銷手段,意圖快速占領消費者心智。
在需求壹段,消費能力的上限,決定了高端珠寶消費始終定位於小眾市場。主流消費還是以大陸和港資品牌為主。老廟、周大福、老鳳祥等品牌撐起了中國珠寶市場的“腰部”。產品平均單價位為2000~12000元,細分品類眾多,主要賣點是綁定“中國傳統文化”。
這形成了壹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高端市場份額小,被洋品牌瓜分,格局相對穩定;腰部品牌以國產為主,比較集中,可復制性強,同質化嚴重。除此之外,大量新生品牌湧入進入市場,加劇了競爭態勢。
在大背景之下,以百年企業為主的主流品牌的優勢在於長期積澱,壹些品牌甚至跨越了三個世紀,經歷過市場的風雲變幻。在文化和歷史底蘊、技法工藝,以及對市場的理解程度、消費者需求的感知,都具備相當強的實戰經驗。
不過,盡管珠寶行業的競爭極其殘酷。身處其中的豫園股份,卻擁有很好的發展態勢。
作為是豫園股份的主營業務。2019年,珠寶收入占到總營收的48%;2019年同比增長22.66%,毛利提升1.47%,即使受到疫情影響,2020 Q1仍然實現了1.06%的同比增長。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它可以靜待天命,享受安穩的自然增長。在行業競爭中,豫園股份需要找到壹個可以精準出擊的突破口。
剖解產業鏈來看,因為上遊涉及到鉆石、翡翠、黃金及貴金屬的開采與切割,壟斷性高;而中遊涉及到珠寶設計與加工,國內品牌大多采用委托生產,或註資管理,同質化比較嚴重。上遊與中遊的生產加工較分散。這意味著,產業鏈存在整合機會。
除此之外,消費端也有機會。
在消費習慣、需求和能力的作用下,各個珠寶品類的銷售相差懸殊。據華創證券的數據,黃金飾品占比66%,鉆石飾品為20%,高奢珠寶僅占2~3%。
中國人愛買黃金,因為它既是消費品,又兼顧了投資價值;而鉆石類產品因為長期與婚嫁綁定而難以“出圈”。更尷尬的是,隨著結婚率的下降,鉆石銷售只跌不漲。此類珠寶需要轉型,也為高端品牌提供了新的銷售思路。
實際上,珠寶消費的分層非常明顯。高端階層不會因為“保值”轉向黃金消費,而高端珠寶因銷售過高,將“實用主義”消費者拒之門外。雖然中端品牌占據了相對優勢,但無法破圈,打不進富人圈。因此,高端珠寶消費具有極大的市場挖掘潛力。
對於豫園股份來說,競爭與機會同在,打破格局的關鍵,在於策略與方法。
求變則強
無論是高端還是中端市場,珠寶行業從來不缺巨頭,但只有“集大成者”才能打破格局。這種角色不僅需要多元業態布局、產業化能力,還需要厚重的歷史積澱。
豫園股份作為壹家上海城市文化的代表企業,見證了零售和消費行業的變遷與變革。
從1988年掛牌上市,到1992年的重組改制,在體制和資金問題得到解決後,豫園股份完成了第壹次“蛻變”——從“豫園商場”到“豫園商城”。
2002年,復星集團的入主,為豫園股份註入了活力。2018年,豫園股份完成了重大資產重組,依托復星全球資源賦能系統,多元化經營步伐加快,產業涉及文化商業、餐飲食品、中醫健康、房地產開發、珠寶飾品等多個領域。
就珠寶來說,旗下品牌老廟和亞壹已經形成了“錯位打法”。前者升維定位壹二線市場,主打“好運文化”;後者定位於三四線市場,以性價比、輕量化作為核心賣點。兩大品牌的銷售網絡布局已近3000家門店。但兩者作為本土品牌具有相似性,且核心消費群相差不大。
這也是豫園珠寶謀劃搭建品牌矩陣的原因。
今年3月,豫園股份宣布控股收購法國珠寶品牌Djula,這家年輕品牌成立於1994年,定位輕奢。至此,豫園珠寶的業務拼圖中,只缺少壹個高端品牌,作為最後壹塊圖板。
此時,遠在萬裏之外的意大利,壹個百年企業正為如何打入中國市場“焦頭爛額”。
2019年,Damiani(達米阿尼)集團提出將幾大品牌帶入中國,並且計劃在三年內開設25間門店。為了達成目標,集團總裁Guido Damiani表示“將傾註全部資源”。
Damiani在歐美市場享有盛名,但是在中國市場卻鮮為人知。實際上,這是壹家擁有96年歷史的高端珠寶商。
從1976年開始,Damiani連續獲得國際鉆石大獎,這在業內被稱為珠寶界的奧斯卡。它也因此吸引了好萊塢明星新貴圈的註意。
2000年7月29日,在比弗利山莊的海灘上舉辦了壹場盛大的婚禮,好萊塢影星布拉德皮特為自己的妻子傑妮弗安妮斯頓戴上了婚戒。這枚戒指就來自Damiani。
布拉德皮特與Damiani的淵源始於1996年,那壹年,Damiani設計的“藍色月亮”(Blue Moon)打動了布拉德皮特,後者提議與Damiani共同設計婚戒,並取名“Unity”。
明星的帶貨能力不言而喻,Unity在日本大賣,此後成為品牌的經典系列,並延伸出了D-side和P-romise系列。
這造就了Damiani在上個世紀的輝煌,它成為好萊塢明星走紅毯的必備單品。品牌共獲得22次國際鉆石大獎,這個記錄至今無人能破。
然而在中國市場,Damiani因為遲遲沒有出手,卻“輸”給了Cartier、Tiffany等品牌。與同樣謀求進取的豫園珠寶壹樣,Damiani不甘於將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拱手相讓,它需要壹個合作夥伴,遠超壹般意義的盟友。
基於這樣的訴求,豫園珠寶和Damiani壹拍即合。
7月10日,豫園珠寶與Damiani集團簽署協議,以合資公司的形式共同拓展Damiani與Salvini兩大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前者持有合資公司55%的股份,將獲得意大利高端珠寶品牌Damiani和輕奢珠寶品牌 Salvini在大中華區的獨家經銷權,並計劃於五年內在中國內地開設超過10家Damiani旗艦店和近百家Salvini品牌門店。合資公司預計今年四季度設立、運營。
目前來看,Damiani、Salvini、Djula都有加入免稅店的計劃。Damian將在壹二線城市開設超過十家精品店;Salvini計劃開設100家以上售賣店;Djula的計劃是在壹二線城市開設20~30家門店及專櫃。
進入免稅店,意味著壹個廣闊的市場就此展現在眼前。
高昂的稅費是高端珠寶價格居高不下的核心原因之壹。比如壹款售價3萬元進口高級珠寶,稅費就占到9%,高達2700元。我們因此可以想到,如果稅費不再是阻礙,無疑會吸引大批消費者湧入,三十年前中英街上的人潮人海,極有可能再現。
向外突圍
在豫園珠寶的助力下,Damiani找到了快速打入中國市場的通道;而雙方的合作,還意味著品牌矩陣的形成,從不同維度、場景、階層滿足不同消費圈層。矩陣中的品牌壹壹對標市場上的其他品牌,但較量卻從“壹對壹”,變為“多對壹”。
“老字號+新活力”的組合還會產生更多可能。
眾所周知,珠寶是壹個必須緊跟時尚潮流的行業。洋品牌和本土品牌的合作,實際上是壹個互相取經和借鑒的過程。
除此之外,豫園珠寶在產業鏈上的優勢,同樣有望發揮作用。
2019年4月,豫園股份與比利時國際寶石學院IGI簽署投資合作協議,為布局全球珠寶產業鏈“打地基”。IGI在全球珠寶培訓和鑒定市場具有壹定影響力,該機構在全球設有23家實驗室和寶石學院。
同年10月,豫園珠寶與國內鑲嵌類珠寶加工企業星光達成立合資公司。打通上遊,加強珠寶鑲嵌制造端優勢,更進壹步開拓市場。
截至目前,豫園珠寶已經構建了從上遊到下遊的產業鏈,包括開采、鑒定、到生產、銷售、高端品牌運營等環節。
產業鏈的優化已經成為企業建立壁壘的核心要素。在未來,更加精細化的運營將成為主流。這也讓C2M成為熱潮。
C2M的含義是“用戶直連制造”(Customer-to-Manufacturer),是壹種由用戶需求導向的生產關系。本質上從需求端提升消費者滿意度;從供給端優化庫存,提升效率。受益的不僅是兩端,更是整個產業帶。
這個概念早在幾年前就被提出,但仍未真正實現。但隨著各大電商的發展革新,C2M不再是“紙上談兵”。在此基礎上,豫園股份提出FC2M戰略。其中的“F”既代表Fosun復星,也代表“家庭”(Family)。
如果說豫園股份在做的事情是基礎建設,那麽在它身後,還有壹個更加穩固的地基,那就是復星系。作為A股市場“老八股”之壹,豫園股份如今已成為復星快樂產業旗艦平臺的重要組成。
2018年,復星系持有豫園股份的股比例從26.45%提升至68.49%,嫁接集團優質資源,註入地產業務,形成“產業運營+產業投資”雙輪驅動。
不難發現,已經拿到免稅牌照的企業很多都以地產和綜合業態為依托。豫園股份以上海文化坐標“豫園”巨大的客流為價值依托,註入復星優質資產同時又獲得更多賦能。刺激珠寶時尚、休閑餐飲、白酒食品、化妝品等消費,這種依托性不言而喻。
豫園股份對於復星津美的收購,同樣是在加快多元業務經營的步伐,完善消費產業鏈,加深布局“家庭快樂消費產業”,以跨產業的品牌聯動會產生乘數效應。
下壹個巨頭
財務數據印證了豫園股份策略的正確性。在2019年,豫園股份珠寶時尚業務表現亮眼:實現凈利潤4.92億元,同比增長68%。全年凈增加669個門店,總門店數達到2759個,增幅超30%。
在上市公司中,豫園珠寶的營收規模僅次於周大福、老鳳祥;而收入、凈利潤與渠道增速均位列上市公司同行中第壹名。截至2020 Q1,其珠寶時尚總門店數達到2818家。
盡管從營收和市場份額來看,周大福、老鳳祥仍然排在前三;高端珠寶市場也暫且是卡地亞和Tiffany的天下。但是,龍頭企業獨霸市場的局面尚未出現。
隨著珠寶消費需求端的變化、供給端產業結構的變化,壹個珠寶巨頭需要更加綜合的素質:多元業務經營能力,多賽道及產業布局能力。以單壹品牌取勝於市場的打法,在未來很難持續。
翻開中國的改革開放史,全民消費浪潮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壹條主線,經濟周期的起伏雖然如同江面亂風,實質性的消費增長卻如水底群魚,總是堅定地向前遊行。它使豫園股份這樣的企業擁有了作為的空間,也使珠寶行業獲得了前行的動力,更使壹個巨大的國家展現出了商業化的繁盛面貌。
作者:牛楚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