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智!復地,慧!

發佈時間:2020-07-09 內容來源於: 流覽量:

今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雲端峰會”在上海開幕,在長三角壹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格局下,長三角許多城市都在深度賦能打造科創智能新高地。這壹點,恰好與復地產發集團日前在南京落子智慧&金融蜂巢的布局不謀而合,也體現了復星助力南京、提升科創產業能級的決心。

 

目前,江蘇省會南京在智能創新產業打造上已經搶占領先身位。在近日悉尼大學商學院發布的《2020中國智能城市指數》報告中,北京、上海和南京位列中國十大人工智能創新城市前三名。值得壹提的是,在政府指標中,南京位列第壹。

 

因此,復地產發“築巢”南京,並充分整合復星旗下人工智能等優質產業資源,為長三角再造城市產業標桿,也就踏準了時代節拍和產業賽道。

 

 

1產業協同 打造南京科創新高地

 

復地產發的南京雙蜂巢項目選擇落子在玄武區的紅山新城,這裏定位為城市中央創新商務區(CCBD),以高端商務商貿、科技創新、文旅休閑為核心產業。基於總部經濟、金融、科技創新、雲計算、人工智能、文化創意等主導產業,區域內星河WORLD、德國商務中心、中國電子城、瑞安新天地、阿裏雲、阿裏拍賣等壹批產業項目已經落地或已經簽約。

 

據了解,復地產發擬通過引入復星旗下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產業IP,為紅山新城打造科創與金融區域總部。其中,復星旗下合合信息等科創獨角獸企業、H&A私人銀行等金融企業已達成意向。

 

同時,針對濱水文化商業街區,復地產發也擬通過引入豫園股份旗下中華老字號等商業資源,積極導入文化業態,與南京六朝文化的稟賦脈絡相融合,營造幸福場景。

 

根據《2020中國智能城市指數》的研究,南京在政府指標中名列首位並不令人驚訝,因為其致力於打造壹個創新中心,持續打通長江經濟帶。

 

據了解,南京已經確認了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醫藥與生命健康、高端軟件五大地標產業。2020年,南京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有望突破1.3萬億元,五大地標產業還要加速向全國前三邁進。

 

以人工智能產業為例,根據《南京市打造人工智能產業地標行動計劃》,目標是到2025年,全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5000億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成為全省第壹、全國前三、全球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

 

為此,南京為人工智能建立了許多公共服務平臺,為研發和初創企業提供多樣的稅收減免和激勵政策,也在企業人才和建設人工智能產業協同創新學院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為推動軟件和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鏈發展,還提出了抓好培育龍頭企業、推進載體建設、拓展應用場景、廣邀資本介入、加大人才集聚、強化配套支撐六大舉措。

 

而復地產發攜復星旗下人工智能等科創產業資源而來,正是通過強大的產業協同和產業運營能力,為南京創新性地提供產城融合升級方案,既搭建載體,又孵化培育,助力區域產業化發展。

 

2產城融合 展現復星產業乘數效應

 

今年以來,復地產發集團在“產城融合”的時代巨潮中乘風破浪、奮勇前行,相繼在長沙、蘇州、寧波等地落子或推出蜂巢城市項目。

 

“蜂巢城市”是復星為迎合不斷升級的城市發展及管理需求所提出的“產城壹體”解決方案。其特質是產城融合、有機成長,其使命便是構建產業可持續發展新生態,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讓產業成為城市發展驅動力。

 

作為踐行復星“蜂巢城市”戰略的旗艦,復地產發通過嫁接城市更新驅動能力和復星內外的優質產業資源,創新性地提供產城融合升級方案。迄今,復地產發的蜂巢城市項目已覆蓋全國26城,站在產業角度,核心打造金融、健康、文化、旅遊、智慧等五大蜂巢。

 

而針對南京鐵北紅山新城項目,復地產發將在此打造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復合型蜂巢——智慧&金融蜂巢。這壹方面凸顯了南京在科創等產業方面的集聚優勢,另壹方面也展現了復地產發的產業協同和產業運營能力,為城市適配產業及驅動產業升級,發揮出乘數效應。

 

此次南京“築巢”,正是復地產發為城市和產業的需求“畫像”,切實研究地方的產業基礎,分析產業落戶痛點,進而引入復星體系內優質產業資源,實現城市和產業有效匹配的又壹重要成果。

 

既能導入產業,也能融入文化,復地產發正是發揮出蜂巢城市智造、產業投資運營和幸福場景打造的能力,智造產城生態系統,並且還將持續進化,為城市更新和產業發展帶來價值。

分享
x

抖音二维码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