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技術來襲,郭廣昌體驗未來出行新方式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成為壹種互遞風險的途徑。“社交距離”成為人們接觸和交往的熱頻詞,壹時間,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可有效幫助人們保持“安全距離”的“無人”技術開始走向幕前,人們也開始認可人工智能對眾多行業的“賦能”作用。而自動駕駛技術也在這次疫情中小試牛刀,讓人們看到了自動駕駛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和市場潛力。
7月8日,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在深圳自動駕駛測試公開道路上體驗了元戎啟行的L4級自動駕駛汽車(Robo-Taxi),提前感受了自動駕駛這項高新技術帶來的出行變革。
精準變道,人類出行方式變革
在試乘道路上,元戎啟行的L4級自動駕駛汽車精確地識別出了紅綠燈、車輛周圍的車輛、行人、騎行者以及路邊的樹木等不規則障礙物,平穩地完成了加減速,上下坡、轉彎、變道、剎車等操作,即使在車流復雜的路段,也能像老司機般敏捷地變道。
“這次體驗了壹把元戎啟行的L4級自動駕駛,感覺很平穩,完全可以替代人類司機。在壹段非常復雜的路面,元戎啟行的自動駕駛已經能夠做到安全、平穩、靈活,這非常不容易。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無人駕駛會極大地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其實,現在大部分的交通事故都是因為疲勞駕駛、危險駕駛等人為因素,未來有了無人駕駛以後,不僅能夠有效地減少交通事故,而且因為交通事故少了以後,也能夠大大提升交通效率。”試乘安全抵達後,郭廣昌表示。
技術突破,先試先行的創新探索者
2019年,元戎啟行獲得復星全球風險投資平臺-復星銳正資本的領投,在自動駕駛的技術革新和商業化落地兩個方向均居行業頂尖水平。
在技術革新層面,元戎啟行憑借其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感知算法技術,在包括全球權威機器視覺算法排行榜KITTI、國際競賽Semantic KITTI評測、全球計算機視覺領域“奧斯卡”之稱的CVPR等在內的各技術專業賽道中斬獲不俗的成績。在KITTI機器視覺算法排行榜上,元戎啟行更是獲得自行車類物體檢測冠軍,超過Apple 、UberATG等企業。
另壹方面,自動駕駛的產業化落地,不僅需要過硬的AI技術,更要關註成本和功耗。今年1月,專註於L4級自動駕駛全棧技術的元戎啟行,借助自研的高效推理引擎DeepRoute-Tite完成該項技術的突破。該平臺只有磚頭大小,以45W的功耗運行了自動駕駛所有相關算法,將成本降至傳統方案的壹半,功耗降至傳統方案的九分之壹。算法移植到這壹平臺後,系統仍能實時、精確地識別周圍障礙物,實時響應,以接近城市道路最高限速的速度行駛,靈活完成紅綠燈識別、轉彎,避障等操作。
在場景化落地層面,元戎啟行與東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已合作研發了壹款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並在東風技術中心科技創新周、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中投入示範運營。值得關註的是,近期,元戎啟行還將與國內頭部網約車平臺合作,在國內推廣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測試運營,將其技術正式切入這個在未來能達到萬億美金的藍海市場。
此外,元戎啟行還輻射物流行業,為中遠海運集團廈門遠海集裝箱碼頭的無人集卡提供包括5G遠程接管在內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實現碼頭的自動化作業,發揮其技術優勢對其他行業的賦能作用。
郭廣昌表示:“復星將通過創新驅動,打造壹個全球領先的家庭消費產業集團,讓全球每個家庭生活得更加幸福。未來,隨著自動駕駛技術逐漸普及,人們的生活將變得更加便捷。元戎啟行通過科技的力量讓交通行業更加智能、方便,也扮演了先試先行的探索者角色,相信未來將賦能於更多的產業,服務於更多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