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昌的全球總動員

發佈時間:2020-02-09 內容來源於: 流覽量:

內容轉載自:華商韜略

 

“哪怕是包機,也要第壹時間運回來”。


每壹趟飛機的抵達,都相當於全國防護服企業壹天、好幾天的總產能。

 

1 近20國大聯合

 

整個人都懵了。


復星倫敦辦行政經理辛潮知道那個錯誤之後,整個人都懵了。


當時,從葡萄牙起運的1萬只醫用口罩已在路上,因病請假在老家休息的她突然接到任務,去協助物資清關。


當她聯系到負責對接的上海本地貨代時,對方卻告知,葡萄牙方面的訂單有錯誤,物資將無法落入指定倉庫。當時正逢周末,葡萄牙方面已無人上班,沒法修改訂單,國內則是大年除夕,但若不馬上補救,貨物不知何時才能提取。


這是壹個十萬火急的任務。


就在當天清早,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和CEO汪群斌面向全球合夥人、全球成員企業,下達了緊急動員令:

 

不惜代價,爭分奪秒,從全球采購緊缺醫療物資,馳援武漢、上海,以及國內其他地區抗擊新冠肺炎。

 

集團隨即成立了全球醫療物資調撥工作小組。分布於近20個國家的復星全球合夥人和首席代表,集團董事辦、戰略、公共事務、外事、財務、稅務、產業運營、行政等部門和復星醫藥等復星旗下企業,都被拉到工作群,並相繼組建各種工作組。

 

到辛潮被點兵時,各組同事都已同時盯著北京時間、東京時間、德裏時間、倫敦時間、紐約時間……開始了24小時不間斷的行動接力。壹場覆蓋日本、印度、英國、德國、西班牙、葡萄牙、俄羅斯、意大利、法國、美國、巴西、以色列、韓國、希臘、波蘭等近20個國家的全球醫療物資調配大行動,已經打響。

 

“我的國際物流速成班因此開始了,請教業內朋友,搞清了貨代、清關公司、發貨方、收貨方之間的關系,然後趕緊思考如何才能快速把貨提出來。”

 

打了無數電話,試了各種辦法後,辛潮重新找到壹家能拿出解決方案的物流公司,願意在大年三十加班工作,幫忙提貨。

 

1月26日晚9點,1萬個口罩終於運抵上海。這是復星海外“搶”回的第壹批物資,貨壹到站,就被火速支援到抗疫前線。


此後壹周之內,來自英國、葡萄牙、德國、印度、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歷經艱難搶到的幾十萬套防護服和幾十萬個口罩,也都陸續運回國內,發往壹線——
1月30日晚上19時40分,從英國和日本采購的4.5萬套防護服,由中國郵政貨運專機,運抵武漢天河機場;


2月1日傍晚16時40分,復星基金會攜手騰訊、中歐校友總會采購的13.52萬防護服運抵重慶,並即刻發往壹線。

 

截至2月7日,復星的全球醫療物資調配計劃,已經鎖定和運回口罩80萬個,防護服42萬件,總計122萬件套。


這些物資被捐贈給武漢及湖北多個疫情嚴重城市,捐贈給全國超過20個省區市的疫情防控壹線,守護生命,也守護希望,守護信心。

 


2全球團隊見招拆招


復星國際自2007年在香港上市後,以歐洲、北美為重點發展區域,兼及新興市場國家,展開全球化的投資布局,並以本地化策略和友好企業為目標,推動著全球化的發展。


至今,公司已在全球16個國家及地區開展業務並設立分支機構,近60位全球合夥人中已有8位來自海外,是中國最具全球化線下資源和能力的民企之壹。


大規模的跨國醫療物資采購運輸,遠遠不是普通人想象中的跨境購那麽簡單,其每壹步都可能遭遇不可預知的挑戰和困難。復星能快速推動全球物資的緊急調動,靠的正是強大的全球化線下資源和在海外國的本土能力支撐。


醫用防護服、口罩、護目鏡等物資,都是平時不會大規模庫存,壹旦病情突發就需求瞬間大爆發的特殊產品,這也是國內相關物資如此緊缺的關鍵原因。


各國對醫療物資的合規標準也有差異,海外合格的不壹定符合中國的標準。還很關鍵的,重要醫用物資人命關天,不經線下親自盡調,怎能確保安全性?


復星在海外的緊急采購,也都在這些環節就頗費周折——找不到承接大規模訂單的廠商,找到了承接廠商又要擔心廠商素質,加工進度。美國團隊還經歷了這樣的波折:好不容易找到壹大筆貨,但卻被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突然幹預,訂單作廢。日本團隊則幹脆發動壹切力量,直接到城裏“掃街”,積少成多。


采購難,但不如物流難。這裏既有所在國本土物流的困難,也有從國外到中國的困難。復星在各國的采購團隊,也都被這個問題深深困擾過。


法蘭克福時間1月26日清早,德國團隊采購到的5萬件防護服終於完工。


但緊接著就是壞消息傳來:德國的周末,貨車司機不工作,卡車不上路,周日海關不上班。按正常流程,得等兩、三天之後才能從機場起運。


運到國內後,也還有麻煩,這批物資標準與中國不同,也沒在中國註冊,按正常流程,光是在中國海關接受檢測就又得等上好幾天。


郭廣昌的要求壹直都是能快壹分鐘就要快壹分鐘,“這是救命,越快越好,必須想盡辦法提前。”這樣的進度顯然是不能接受的。


於是,又緊急動用復星旗下德國私人銀行H&A的資源向德國交通部門求援,復星總部也求援外交部門出面與德國政府部門溝通,推動兩國海關聯系……


多番努力後,團隊終於拿到周末讓卡車上路,海關特事特辦等綠色路條,於26日上午將貨物送到法蘭克福機場並快速通關。
接下來就是運往中國的難了。


即便早就在跟蹤聯系,郭廣昌也要求“哪怕是包機,也要第壹時間運回來”。貨到機場時,也還是沒有能夠即刻承載的航班。


14噸物資只能等在機場,網絡上武漢醫護人員緊急求助的消息鋪天蓋地,每個人都急得發焦,最後才想盡辦法找到可以在27日搭貨回國的航班。
1月28日清晨,5萬件防護服終於運抵上海,部分防護服連同此前運到的口罩壹起,由復星醫藥兩位同事驅車16小時運到武漢,直送醫院。

當天,武漢已有32家醫院公開向社會緊急求助防護服等物資,壹位醫生直接在網上吶喊:不是告急,而是根本沒有了。


這批防護服,也是最早抵達武漢的國際醫療物資。


從英國采購的物資27日就抵達當地機場倉,也是遇到航班難題,在國家民航局、駐英使館等部門的多方運力協調下,才於30日淩晨運達浦東機場。


只用5天不到,其中還包括兩個休息日,德國工廠的防護服就跨過重重障礙送到了武漢醫護人員的手上;10天之內,幾十上百萬的物資漂洋過海……


這已經是每個環節都爭分奪秒的生死時速了。

沒有每個環節都見招拆招、爭分奪秒的全球本土化資源和執行力,包括與各國政府和企業界的聯系和溝通能力,這樣的全球調動是無法實現的。
這種資源和能力,還讓復星匯聚到國際友好力量。日本小林制藥,就在獲知復星采購需求後的第壹時間,緊急采購1萬個口罩請復星轉贈給國內醫院。

 


3更專業務實更有效


到今天,緊缺相關醫療物資,依然是國內抗疫的壹大困難。為從海外籌集更多物資支援國內,復星已將全球化線下能力更大力度,更開放地貢獻出來。


1月29日,郭廣昌在微信群號召更多企業參與全球物資采購與捐贈,多位企業家隨即響應,復星基金會也專門設立了“抗擊新型肺炎疫情專項基金”。


此後,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校友總會、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武漢大學校友會、北京棋森、佐丹力健康產業集團等,紛紛加入到計劃中,攜手實現企業力量在抗疫中的“乘數效應”。


復星的國內成員企業,尤其是作為集團核心主業之壹的醫療醫藥板塊,也都投入到武漢和全國的抗疫中,並同樣在關鍵領域緩解著各地的抗疫壓力。


1月23日,復星醫療旗下的武漢濟和醫院被列為蔡甸區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收治醫院,此後,復星醫療旗艦醫院佛山市禪城中心醫院,也被列為定點收治醫院。復星醫療旗下的其他25家醫院,也都緊急行動,出人出資源,承擔著抗疫任務。


2月5日,武漢市蔡甸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指示,濟和醫院要承接蔡甸區感染病院區更多診治工作,復星醫療集團又迅即從旗下徐礦總醫院、佛山市禪城中心醫院、深圳恒生醫院、嶽陽廣濟醫院、宿遷市鐘吾醫院、溫州老年病醫院組成近30人的首批援鄂醫療隊奔赴蔡甸壹線,於2月6日晚正式“會戰”武漢。

復星醫藥的醫學診斷板塊則快速成立應急小組,緊急開展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的研發,而且成功研發出了可全自動操作、大大提高檢測效率的檢測試劑,目前正在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積極申請國家藥監局應急審批。


呼吸道飛沫傳染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這給轉運病人帶來挑戰,必須使用負壓救護車,才能在轉運中有效減少病人的傳播汙染以及交叉感染。


但國內負壓救護車數量非常少,工信部於是緊急安排有能力的企業抓緊生產。復星醫藥成員企業北鈴也是承接企業之壹,至今累計完成近40臺負壓隔離救護車的改裝,陸續投入到防疫壹線。


2月4日,火神山醫院的首批患者轉運,北鈴的負壓救護車參與其中,承擔了重要使命。
此次抗疫的壹個特點是,相對資金而言,更缺物資、能力,甚至人力。無論是全球物資搶購,還是國內成員企業的抗疫,復星對抗疫的支援和貢獻也都聚焦在此,不只是出錢,而是直接把錢變成物資,直接出專業能力解決迫切問題。

 

結合壹線迫切需求、結合自身核心能力與業務優勢,以專業和能力做稀缺的差異化貢獻,這也被視為是中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參與社會公益的壹種進步。

 

4非常時期的非常意義


德國的5萬件防護服、印度的10萬個口罩、英國的3.2萬件防護服相繼運抵上海的1月28日,郭廣昌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廣昌看世界》說:

 

1938年武漢會戰,著名愛國商人盧作孚從武漢和宜昌搶運大量戰略物資到四川、重慶,為國家保住了軍事工業與民用工業的命脈。今天面對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防護服、N95口罩、護目鏡,就是戰略物資。

 

足不出戶都會擔心生命安全,甚至除了防護毫無辦法的此時,這些物資就是戰略物資,支援這些物資就是支援“保家衛國”,這也是很多人共同的感受。

這些物資有多戰略?多壹個口罩,多壹套防護服,就多讓壹個生命被呵護,他們是醫護人員,是患者……他們不被呵護,更多生命就被威脅。

 

這些物資有多緊缺?以防護服為例,確診病例還在四位數時,湖北壹天的需求就是10萬套,而全國幾十家有生產能力的企業加起來,壹天的產能才3萬套。

 

復星的全球采購作用有多大?以防護服為例,德國5萬件,英國13萬件,法國3.8萬件,每壹趟飛機的抵達,都相當於全國企業壹天、好幾天的總產能。

 

全面戰疫第壹周(1月24日至30日),全國進口防護服78.4萬件,復星壹家進口防護服約9.85萬件,占全國總量超過12.5%。


這不是救急是救命。假想妳必須前往病區,假想妳手握巨款,但卻壹個普通口罩都買不到,妳就會明白它的意義。


下達全球總動員的兩天前,1月22日,郭廣昌還在瑞士達沃斯論壇。
當晚,他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廣昌看世界》就達沃斯今年的主題“凝聚全球力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發表看法時,曾經談到:


“必須團結全球的力量、整合全球的資源……還是要多合作,共同應對包括環境、健康等壹系列人類遇到的共同問題。“


沒想到,轉身,他便會對這句話有更新、更深、更實質的體會。


“走出去,是為了引進來”“以全球資源嫁接中國動力”,是郭廣昌的全球化理念,也是復星把握中國和全球機遇的發展之道。


這次疫情中的全球緊急行動,讓他的這個理念有了新內涵,也讓國人對全球化企業有了新認識:企業的全球化資源和能力,就是國家的戰略資源和能力。


阿裏、騰訊、海爾等更多有全球化資源和能力的企業,在此次疫情中匯集全球資源力量,救武漢、救其他疫區於水火的行動,都在印證著這壹點。


目前,郭廣昌依然在繼續督戰著他的全球總動員,復星的全球物資采購網絡也依然在高效運轉中,並攜手更多企業,持續向國內輸送著這些“戰略物資”。


復星之後,多家中央企業也陸續啟動了緊急采購海外醫療物資的計劃,國家發改委還專門制定中國郵政承擔海外物資抵達中國後轉運武漢的任務。

分享
x

抖音二维码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