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速成采購,數十萬件防護服和口罩,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發佈時間:2020-02-06 內容來源於: 流覽量:

1月26日晚,來自葡萄牙的10200只口罩運抵上海。


1月30日晚上19時40分,復星聯合騰訊從英國和日本采購的約4.5萬套防護服,由中國郵政貨運專機,運抵武漢天河機場。


2月1日傍晚16時40分,復星基金會攜手騰訊、中歐校友總會采購的13.52萬防護服運抵重慶,並即刻馳援壹線。


從聯系貨源,確認型號,下單配貨到運送清關,裏斯本和倫敦團隊迅速學習並形成閉環,“采購物流小分隊”成立。


截至目前,數十萬套防護服,數十萬個口罩,在極短時間內,從毫無頭緒到物流“專家”,壹人就是壹個組。


這壹“不可能的任務”如何完成,小分隊成員這樣說:

 

快度:打通貨源物流壹條線

 

口述人:吳晨

 

24日清晨6點

從接到任務起,團隊就開始想各種辦法,先聯系了復星在歐洲的已投企業Arix和英國醫療行業的主要耗材供應商,還找了行業協會等渠道幫忙。壹上午連續打了數十個電話,要麽被拒,要麽貨源已被本地醫療機構鎖定,都沒有突破。

 

上午11點左右

楊的同學與壹家安防用品分銷商電話溝通取得了進展。
對方表示,可以幫忙找貨。這下,輪到楊同學不淡定。
投資專業初次接觸買防護用品,對方企業、貨品信息也不確定是否真實。怎麽辦?
團隊商量,就兵分兩路,楊同學繼續打電話詢盤,我馬上動身去現場盡調。

 

下午2點

 

抵達經銷商辦公室,就四處仔細觀察:琢磨公司是否正規靠譜、管理層是否專業可靠,還有辦公條件、倉庫是否整潔,是否有進出貨的運作……簡單說要判斷有沒有真實在做生意。為了保險,團隊還請英國當地團隊的財務專家查賬,了解對方現金流和經營狀況。

 

綜合各方參數後,團隊初步判定這家經銷商可靠。
經過現場反復確認,並檢查樣品後,我們下午5點就完成下單,鎖定了上遊壹家防護服廠家所有的貨品。 

 

由於急需此批物資,團隊立即投入解決下壹個問題:如何保證廠家能盡快發貨,貨品如何盡快回國。

 

由於英國周末不上班,在周六上午多次嘗試郵件和電話聯系無果後,團隊決定必須要第壹時間實地參與發貨的工作,這樣才可以最快速的協調解決問題。周日下午我和楊的同學就分頭趕往了曼徹斯特的工廠。在了解了疫情的嚴重性,經銷商的老板在周日積極的協助我們對接工廠的負責人,並決定周壹趕到曼城與我們聯合辦公,協助我們采買更多的物資。廠家總經理也趕來壹起加班,增加人手確保速度。這些人的支持配合讓我們非常感動,體會到危難中的絲絲溫暖。

 

由於葡萄牙的物資是復星海外體系中第壹批運抵上海,且已經通關成功,英國小分隊決定延用同壹家物流公司,然後統籌航司資源。這個決定減少了在我們在詢盤運力、每單對接物流工作上的時間。物流公司和發貨方充分的溝通和壹致行動,也讓發貨工作得以有序而迅速的展開。1月30日開始,小分隊又從曼城直接進駐了倫敦希思羅機場邊的物流公司辦公,並於31日順利完成了全球物資調配的英國包機首發。在完成我們自己團隊的物流工作後,我們還利用經驗補位其他團隊,協助統籌歐洲的物資盡快送達國內壹線。

 

因為發揚了復星“快0.01秒“的特點,又第壹時間在前線貼近貨源和物流,我們的小分隊得到了廠商、分銷商、物流的全力支持。在壹周繁重緊張的工作中,順利配合好了總部在協調貨品、訂單、運力等各方的要求。

 

主動:變身本地采購專家,熟悉各個流程

 

口述人:楊的

 

我主要負責英國本地和供應商工廠的采購。

幾天下來,我總結出來,采購要靠主動聯系,主動主動主動!重要事情說三遍。

 

首先,我明確了大部分產能實際上是在中國。歐洲品牌和分銷商賣的是庫存,但不排除有部分工廠貨源。


在與幾家大型廠商溝通後,發現他們需要給NHS(小編註:National Health Service,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預留貨品,那麽他們的壹級經銷商是不會放貨給第三方的。所以判斷應該先從下遊經銷商下手。


比如周五(1月24日),首先是快速打電話先聯系二級跟三級,確定存貨。


第二步,第壹時間沖去分銷商,確認對方資質和可信度。


第三步,讓分銷商以及下遊確認貨源的有效性。


我們確認了分銷商擁有多年在工業和醫療安防方面的經驗,對方也有意願協助我們備貨,有了好的經銷商協助,團隊就有了更多的時間打通質檢、物流、和清關交付的環節。有隊友支持,我繼續操作下單就相對順暢很多,比如1月27日我們就基本鎖定了所有的貨品,最終購得的大批防護服,也都能有序的發送到港。


我們團隊人數不多,但分工明確。即各有所長,有問題又互相補位。有主攻物流和外聯協調,有采購、付款,有清關及調配、有跟單和質檢。


復盤此次行動,壹個重要決策是直接駐紮在工廠辦公,使得購貨出貨工作都能迅速流暢開展;另壹個經驗,是不能只靠中間商,要主動去前端,發展經銷商成為隊友。

 

閉環:全程跟單,解鎖清關

 

口述人:辛潮

 

大年三十,在老家生病休息的我突然接到任務,壹萬只口罩即將從葡萄牙運到上海,需要我立即協助物資的清關工作。

 

趕緊聯系上了上海本地貨代,卻得知因為流程錯誤,此批物資無法落入指定倉庫。又因為是周末,葡萄牙不上班沒辦法修改訂單。再加上國內春節放假,如果任由拖下去,貨物不知道要延遲多久才能提取。


兩眼壹抹黑,情急之下直接請教了業內的朋友。有了軍師,我迅速學習搞清楚了貨代、清關公司、發貨方、收貨方之間的關系。接下來趕緊思考,能突破哪個環節快速把貨提出來。
在路人熱鬧聲中,打了無數電話,試了各種辦法,最後找到壹家能拿出解決方案的物流。對方願意三十加班工作,幫忙提貨。在集團總部同學的通力合作下,淩晨2點物資清關成功。通過這次操作,我鎖定了與該企業在國內之後的合作,也有信心推薦他們給英國葡萄牙前方的同學使用,整合操作,提高整體效率。


整體運力要匹配航司,綜合考慮速度和成本,每空運出壹批貨品都要匹配相應的清關單據。經過壹次次磨練,團隊的整體工作越到後面越流程化。最終,壹周內數十萬套防護服通過快遞、客機貨艙、貨機、包機等方式先後發回壹線。

 

口述人:王帥

 

國內疫情這麽嚴峻,我心急又心痛,希望能做點什麽。這周經歷既是壹次“采購物流速成班”的自我挑戰,也讓我有機會給國內壹線的醫務人員盡壹點小小的支援。

 

葡萄牙Luz醫院是復星在海外重要的醫療服務資產,復星全球調配醫療物資計劃啟動後,Luz借用自己良好的供應商積累,協助募集優質的醫療用品供國內急需。在支持第壹批海外物資抵港後,我協助LUZ的采購部門承擔起協調葡萄牙Fidelidade和BCP等成員企業中心化采購的重任。每個新增的貨源型號和標準指引先由我對接溝通,再由Luz下單發出,並聯系對接貨代、清關方、準備材料,大家協作送抵國內。

 

這壹流程仿佛是在打怪通關,壹路上迅速學習各種技能和知識,求助專業支持,請教通關密函,再終於通關落地,實現自我成長升級。

 

慢慢地感覺自己也勉強算半個小專家,看到網上的口罩防護服都不禁做個判斷,我們團隊也已經都可以自然的講出各種產品型號和執行標準,貨運專業名詞,大家互相打趣此役之後,不如我們合夥開個物流公司?每日因牽掛貨物進展而睡不著處理信息,中午有時來不及吃飯只能晚上互相曬晚餐再互相打氣,到夜裏和國內早起的辛潮同學還有其他同事對接,無數個群和無數條信息和電話,我們團隊都知道,每日都是無聲的戰鬥,但辛苦中看到自己的成長,看到自己協調確認的訂單不斷增加,看到國內壹線收到支援物資的喜悅,又會被這種種力量支撐,繼續向前。

 

口述人:虞冰

 

26日接到吳晨的電話加入了團隊,隨後就立即被拉入各個工作群中,也發現許多同學已經加了壹個周末的班在全球範圍搜尋醫療物資支援中國。

 

我的工作是協助復星醫藥波蘭團隊、Resolution團隊等確認產品是否符合技術標準,然後配合BCP波蘭團隊跟單完成銷售合同、物流及通關材料的準備。2月2日,我完成了人生中第壹筆國際采購和物流項目,來自波蘭的幾十萬醫用級口罩成功的裝機運往了上海。


回溯的視角總是可以有條不紊。但如果從第壹天往後看,壹定是壹團亂麻:面對緊急的時間,繁重的任務,大家又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只聽見釘釘和郵件的聲音壹直響,卻不知從何下手。這壹周我學會了很多全新的專業知識,在很大的壓力下快速成長,在有層級的多元文化的組織中有效溝通,站在更廣的視角,艱難困苦與汝於成。在這場無聲的戰役中,我更為我們小組、復星和國家感到驕傲。 

 

總結:


從跨過8個時區無縫對接國內海外,到學會自己做裝箱單,看懂MWAB(Master Air Waybill,航空主單號)、HWAB(House Air Waybill,航空分單號),到追蹤航班信息整合貨單。小分隊同學們往往每天關電腦已經是淩晨2/3點了。


這可能這次戰疫時期所有復星同學的常態。


海外醫療服務集團執行總裁、復星葡萄牙首代、英國執行首代徐淩江,作為此次團隊作戰的負責人總結道:感謝大家這麽辛苦的奮戰!也很欣慰的看到大家能在這麽緊迫的節奏下開展高效的工作:這體現了復星人快速拉通,主動解決問題和形成自我閉環的工作作風和能力。
戰疫時期的全球物資調配,正如團隊同學所言:打怪升級,迅速成長,只為多快精專馳援壹線!

分享
x

抖音二维码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