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擁抱「全球化」與「創新」新格局 驅動長期價值增長

發佈時間:2025-04-16 內容來源於: 流覽量:

2024年對復星國際(香港股份代號:0656)而言是挑戰與機遇並存的一年。面對複雜的外部環境,集團採取了「瘦身健體、有進有退,進退平衡」的穩健策略,退出一些重資產項目,降低財務槓桿,同時繼續「聚焦主業」、深化產業運營有效應對市場變化。復星國際執行董事兼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啟宇接受了《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專訪,深度剖釋復星國際如何擁抱「全球化」與「創新」的新格局,在全球經濟動盪下踏浪前行。



復星國際執行董事兼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啟宇


聚焦主業攻守兼備 核心產業潛力優厚


2024年,面對全球複雜的經濟環境,反映復星經營基本面的兩大指標仍然保持穩健。集團全年總收入達人民幣1921.4億元,豫園股份、復星醫藥、復星葡萄牙保險及復星旅文四家核心子公司貢獻收入達70.1%;產業運營利潤達人民幣 49億元,體現了復星聚焦主業顯成效。管理層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爭取未來產業運營利潤達到人民幣100億元,充分展現公司產業增長的廣闊空間。


陳啟宇表示,集團通過降槓桿「瘦身」策略優化資產結構,2024年集團層面資產退出簽約約人民幣175億元,合併報表層面資產退出簽約約人民幣300億元,進一步優化了資產負債表,加上復星持有現金及等價物人民幣1063.4億元,資金流動性相當充裕。


過去幾年,復星秉持「聚焦主業,瘦身健體」及「攻守平衡,有進有退」的戰略,在堅定退出非主業的同時,也聚焦主業進行了一些「進」的佈局。


在健康板塊,年內增持復星凱瑞權益至100%。復星凱瑞主要從事CAR-T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產品的研發、生產和商業化。CAR-T細胞治療被醫學界認為是有可能令癌症得以治癒的技術。在國內,復星凱瑞首款CAR-T產品奕凱達,截至2024年底,已累計惠及超過800例淋巴瘤患者,被納入超過110款城市惠民保和超過80項商業保險,備案的治療中心覆蓋全國超28個省市、數量超過180家。



「超級地中海」項目於2024年正式啟航


旅遊文化方面,2024年Club Med再創歷史新高,營業額達到人民幣161.5億元。除了三亞亞特蘭蒂斯外,復星在三亞的「超級地中海」項目於2024年正式啟航;復星旅文私有化方案也獲復星旅文股東高票通過,預期未來將可更靈活地加快發展。


富足板塊上,復星保德信人壽的總保費收入從2023年的人民幣43.46億元大幅增長至2024年的人民幣92.51億元,復星聯合健康保險的保費收入也穩步提升,並且兩家公司都實現了盈利。

 

全球化戰略縱深佈局 海外資產價值加速釋放


復星國際在全球市場的深耕於2024年取得了顯著成效,集團海外收入佔總收入比例達49.3%,在全球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產業佈局。全球佈局將為復星有效對沖宏觀波動,而集團海內外核心主業的全球化運營能力也在日益增強,為復星的盈利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復宏漢霖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用於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抗PD-1單抗漢斯狀2025年初獲歐盟批准上市


得益於前瞻性的國際化商業佈局,公司健康板塊下的復宏漢霖,其2024年實現海外產品銷售收入人民幣1.21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0.76%,復宏漢霖創新藥產品漢斯狀PD-1單抗於2025年初在歐盟獲批上市,成為首個也是唯一在歐盟獲批上市用於廣泛期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的PD-1新藥。復星在醫藥領域持續加強全球銷售網絡的建設,已經在非洲、印度、美國和中東建立了營銷團隊,並逐步將這一網絡擴展至南美、東南亞和日本韓國等市場。



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拉洛希爾度假村


快樂板塊下的Club Med度假村也完成全球範圍的佈局,在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近70座度假村,服務來自歐美及亞太地區的客戶。陳啟宇指出,隨著全球旅遊需求的不斷增長,未來這一業務的發展潛力仍然巨大。


富足板塊下的復星葡萄牙保險,其2024年境內和國際業務錄得雙增長,毛保費收入達61.72億歐元;海外收入達18.4億歐元,通過海外拓展把國際業務佔比由2014年的不足5%提升至29.8%。陳啟宇指出,復星葡萄牙保險業務在南美和非洲取得突破,克服了區域牌照及法規壁壘,為未來的擴張奠定基礎。


陳啟宇特別強調,集團在不同業務領域中都擁有各自的全球化機會。例如資源能源方面,集團旗下海南礦業的氫氧化鋰生產業務,旨在為鋰電池產業提供重要的中間材料。雖然工廠設於海南,但集團也意識到,控制上游資源是確保長期競爭力的關鍵。因此,海南礦業已經在非洲馬里收購了優質的鋰礦資源,為未來的產能擴張做好準備。「我們會根據每個業務的特性來規劃全球佈局,一方面把握與全球客戶發展機遇,另一方面構建最優越的製造能力、供應鏈體系和成本優勢,以實現經營效率的最優化。」

 

創新勢能強勁 產業前景廣闊


除了「全球化」外,復星另一核心增長引擎是「創新」。復星目前已構建「自主研發+投資孵化+生態合作」三位一體的全球創新體系,2024年集團全年科創投入合計約人民幣69億元,建立超過20家全球科創中心,覆蓋多個行業領域,持續賦能新技術、新產品落地。



直觀復星的Ion支氣管導航操作控制系統(Ion系統)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


在談及科技創新的未來前景時,陳啟宇指出,復星目前最重要的創新領域仍然是在健康板塊。集團在創新藥研發領域已深耕15年,生物醫藥領域的佈局正朝著更加聚焦與優化的方向發展。復宏漢霖的研發組合將是未來的重點,包括PD-1之後的雙抗、三抗、ADC以及核藥等領域的深入拓展,旨在構建一個圍繞抗體資源的完整平台,並精準瞄準全球在未來五至十年間最具價值的治療領域。


此外,復星在細胞治療技術上的投入也在不斷加大。隨著2024年對復星凱瑞的股權全面收購,在全球商業化與研發儲備方面獲得了更大的自由度。陳啟宇分享:「中國現在是CAR-T細胞治療的全球高地,最近兩年大藥企在CAR-T細胞治療的技術上大量的收購中國的業務資產、管線,說明在這個領域,中國具備優勢,所以我們也借這個機會夯實CAR-T細胞治療產品管線,降低研發製造成本,既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又能夠進入全球市場。」


在其他業務板塊上,復星也在積極尋求創新與突破。例如在黃金珠寶領域,集團希望通過創新來構建新的產品管線;而在旅遊業方面,復星則藉助數字化與人工智能(AI)來提升營銷與客服的效率,比如在國內三亞啟動「超級地中海」項目,該項目是全球首個AI主題度假區,將通過AIGC技術實現客房個性化定制,並將引入數字人G.O(快樂管家)服務,提升遊客體驗。


談到AI對復星業務的全面滲透時,陳啟宇分享了多個成功案例。比如在葡萄牙的保險業務中,AI自動識別醫療報銷發票與車險理賠的準確率均降低了對人工的依賴,並顯著降低了公司運營成本。同時,在醫療健康領域,AI已經深入應用於創新藥物的研發、醫療影像識別與自動診斷,以及醫生助手的日常診療輔助與客戶服務中。


對於AI與業務結合的戰略佈局,陳啟宇指出,集團在特定領域的小型應用模型上有參與,比如在醫藥領域,復星與清華大學合作開發了PharmAID平台,以滿足公司自身的業務需求。未來,復星醫藥還計劃建立更大規模的AI藥物研發公共平台,通過引入政府、科研機構等資源,共同提升行業的創新能力。


持續優化資產結構  力爭利潤達百億


展望未來,陳啟宇表示,復星將持續優化資產結構,朝著更穩健、高效的發展方向邁進。一方面,集團將繼續推動降槓桿策略,加速「瘦身」步伐,退出非核心產業、重資產項目,同時圍繞有競爭力優勢的產業加碼,將資源集中於更具潛力與回報的業務板塊。


陳啟宇強調,復星的首要目標是--爭取盡快實現產業運營利潤乃至歸母淨利潤達到人民幣100億元的階段性目標。「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集團將全力做好『加法』與『減法』,不僅要加速優質資產的增長,還要果斷剝離低效或非核心資產,從而構建更加穩健且具持續盈利能力的企業版圖。」

分享
x

抖音二维码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