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精彩回顧 | 張怡筠:如何培養心理強大,贏在未來的孩子

發佈時間:2020-06-02 內容來源於: 流覽量:

5月31日晚,復星家庭+健康平臺特別邀請心理學者、情商教育專家、【張怡筠情商教育】創始人張怡筠博士,為爸媽們帶來《如何培養心理強大、贏在未來的孩子?》,幫助孩子培養必備情商力,無論環境如何多變,孩子都能夠內心強大,贏在未來!

 

幫助孩子獲得快樂的能力

 

Q1:父母存在的意義是什麽?

 

張怡筠:首先我們要問壹句:提到童年妳希望妳的孩子能想到什麽?父母存在的意義不是給孩子舒適和富裕的生活,而是當妳想到妳的父母時,妳的內心會充滿力量,會感受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以此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

 

Q2:如何才能幫助孩子獲得快樂的能力呢?

 

張怡筠:心理學發現,找到壹個答案,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叫做“情商”。有壹位專門寫情商的學者,發現壹個人在工作上的表現是有公式的,智商和情商的貢獻因素,智商是情商的兩倍左右。妳覺得考第壹名,學習很好,拿各種各樣的考級證書就快樂嗎?所以幫助孩子獲得快樂的能力,從情商教育開始。

 

Q3:情商是什麽呢?

 

張怡筠:

 

第壹、真正的情商是能不能覺察自己的情緒,包括是否自信;

第二、能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緒,比如疫情期間和家人在壹起太久了,矛盾不斷,想發脾氣,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第三、如何理解別人。

第四、如何處理沖突。如果做父母做得很辛苦,代表妳的情商需要充實了。

 

 

2020年,更加關註孩子的心理健康

 

2020年我們需要著重關註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兩個原因:

 

第壹,疫情影響,總覺得外面的空氣都是病毒,所以很多孩子這段時間對世界的認知是危險的,不安全的;

 

第二,2020年的開學有新的打開方式,例如:去洗手間要排隊,不可以跟小夥伴玩,吃飯坐在小方格裏面,老師不準孩子說話等等帶來的不快樂感。加之每個年齡段都有需要著重去培養的能力,這個年齡段過了就不再回來了。比如2-6歲的嬰幼兒,應特別關註他們的社交能力、團隊合作能力,5-6歲兒童應特別關註其沖突管理的能力。這些不但影響孩子心理感受,還會影響心理狀態和學習成績。

 

未來已來,轉變教育觀念

 

如果父母還堅持用過去“刷題”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是走不向未來的,我們現在覺得所謂很有發展、收入頗豐的工作,將來不壹定都需要這麽多人了,所以如果沒有未來育兒觀,您的孩子將來會特別辛苦。尤瓦爾 · 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提到:在人工智能的未來,人類必須經受情商和任性才可以贏得機器的戰爭。比如說老師、心理學家、心理咨詢家等這些需要人與人進行情感交流的工作最不會被AI智能替代。

 

後疫情時代爸媽怎麽做?

 

後疫情時代孩子們容易患上“心理營養缺失癥”,包括少說、少笑、少吵、少鬧。我建議您,發現自己的孩子不願意找別的小朋友,每周壹定安排時間讓小朋友跟其他好朋友視頻聊天,最好是親子加入,如果有可能的話在壹些風險比較低的城市真的可以聚在壹起開派對,孩子的童年記憶對他們的性格形成是很重要的,重點是要做心情交流,要把缺少的心理營養補起來。

 

另外,請多和孩子做心情交流,他在學校沒有這個時間,老師戴的口罩也看不到這個表情,這個責任父母要扛起來。還可以和孩子設計壹些情緒手勢,比如說戴了口罩,表達笑怎麽辦?用手勢來傳達妳的內心,盡量鼓勵孩子願意把他的情緒表達出來,因為他特別特別重要。情緒表達是壹個習慣,當我們習慣了不表達情緒,我們就會忽視自己,也不在意別人,如果有壹天出事就容易出比較大的事。

 

網友問答

 

Q1:怎麽看待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老話,尤其苦口婆心講了三百遍之後的這句話?

 

張怡筠:棍棒之下其實是出不了孝子的,會出害怕的孩子,妳說我壹打他,他會乖乖聽話,其實他聽話是因為恐懼,恐懼而行動不叫教育,叫傷害。

 

Q2:如果孩子不願意學習,該怎麽辦?

 

張怡筠:要看孩子多大,如果缺乏學習動力有幾個重要的原因:

第壹,孩子覺得碰到很大的困難,沒有支援系統,不知道問誰,怕爸媽罵我壹頓;第二,沈迷遊戲,自控力的問題;

第三,真正感興趣的事情不讓他做。爸媽這個時候要做的是鼓勵他找到內心想做的事情,我通常建議這個孩子遠離學習很久,不是要逼他學習,而是鼓勵他找到內在的熱情。

 

Q3:孩子沒有自控力,怎麽辦?

 

張怡筠:孩子自我管理能力是需要培養的,從4歲開始進入啟蒙關鍵期,所以如果您在4-6歲之間花壹點心思的話,會發現很多中大班的孩子做的很好,如果過了這個點,就要做幾件事情:第壹,坐下來和他聊,看看他的想法,比如說放學回來,妳希望怎麽安排妳的時間,幾點到幾點寫作業或者是吃飯等,如果孩子還小,可能需要給他壹點協助,如果他做完,可以給他時間自由支配。

 

Q4:您認為應該讓孩子了解真實的世界、父母的壓力,還是不讓孩子知道外界的壓力?

 

張怡筠:如果這個孩子在7歲以下,我建議不需要把太多大人的焦慮在孩子面前展現,孩子在發展自我和發展安全感。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爸媽收入比較少,但是不要說的這麽愁眉苦臉,講困難壹定要講解決方案,讓孩子知道我們有其他的辦法,這對孩子的安全感很重要。

 

如果大壹點,10歲及以上,建議和孩子適度溝通,我把妳當大孩子了,妳也知道最近的變化,我們是壹個家庭,是壹個團隊,我們也需要妳壹起想辦法,怎麽可以不花太多的錢,也可以很快樂,當成壹分子,孩子覺得妳信任他,讓孩子覺得自己有自尊。

 

Q5:爸媽工作太忙,不在家,怎麽陪伴孩子成長,給他更多的愛?

 

張怡筠:寶寶如果3歲半,這個時候需要把妳的愛留在孩子身邊。

第壹,高質量的陪伴很重要,只要妳在,妳就需要做到高質量的陪伴;

第二,常常和孩子做心情溝通,可以告訴他妳的心情,比如爸爸今天回來好累,或者關心孩子的心情,比如寶寶今天開心嗎?對他來說,就會覺得妳理解他,走近他的心裏,我們叫情緒同頻。情緒同頻非常重要,讓孩子知道妳懂他,這才叫高質量的陪伴,不需要陪伴多長時間,但是在陪伴的時候,要讓孩子知道妳懂他。

 

Q6:女孩子4歲遇到困難情緒怎麽疏導?

 

張怡筠:碰到挫折的時候,如果說生氣不玩了,首先爸媽要接納她的感受,樂於傾聽她的感受;接下來爸媽自己做壹個示範,每壹次做不好,告訴孩子沒關系,我們可以再試壹試,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壹輩子受益的抗挫力。

 

Q7: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被打了,要還手嗎?

 

張怡筠:從情商教育的角度來說,幼兒園的孩子如果打人絕大部分都不是社會性的意圖,只是語言發展不到位,就把妳推開了,妳要做的是告訴他我很痛,不喜歡妳這麽做。我建議不要讓孩子還手,否則以後孩子碰到問題就是暴力處理,如果再大壹點,到了青春期,這個打架往往是故意傷害,就是另外壹回事了。

 

Q8:如何讓孩子的社交能力更好,更受小朋友的歡迎。

 

張怡筠:第壹,需要教孩子如何開展人際交往;第二,幫助孩子培養共情能力,理解別人的感受;第三,教會孩子和其他人分享,主動辦壹些派對,做小主人可以幫助他們培養人際交往能力,好朋友的感情對壹個人這輩子幸不幸福是至關重要的。

 

Q9:中學孩子太愛玩遊戲怎麽辦?

 

張怡筠:其實我們都認為孩子愛打遊戲,其實孩子是不愛學習而已,如果孩子在學校裏面交友互動,找到更多的自信,其實是沒有人願意天天打遊戲的。遊戲讓人成癮的設計,是覺得自己人生經營不怎麽樣的情況下才會沈迷。爸媽要做的第壹件事情,不是要討論要不要打遊戲,真正要做的事情,是幫助他恢復日常的生活作息。第二,把學習放壹邊,把心裏面的熱情放中間,問他想做什麽?先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自信,讓自信牽引他去學習。

 

兒童自控力培養

 

在我們的體系裏面有壹個名詞叫“牡羊犬”情商訓練。真正培養孩子情商力的話,要接納情緒,設立規矩。爸媽要能夠先處理心情,再去處理事情。孩子從三歲半開始大腦神經,可以開始培養自控力。面對諸如打遊戲時間到了卻不想停止的情況,這時必須要求停止,但是要給孩子壹個理由,因為這個理由,下次在決定該怎麽做的時候,是有理可據的。下壹次也許不是打遊戲,可能是別的事情,但是他會帶著這個心理去做別的事情,照樣可以自我管理,培養自信的內心,學習成績、人際交往等能力更上壹層樓。

 

張博士六壹貼心話

 

我們鼓勵爸媽告訴孩子:學習的目的不是壹定要取得多好的成績,不是壹定要解對那些數學題目,如果沒有考試妳是不會鍛煉時間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抗壓能力、抗挫能力、沖突管理能力的,好好學習是為了讓妳變成內心強大的人。考試僅僅是手段,目的是鍛煉妳內心的能力,讓妳未來活出妳想要的模樣。

 

爸媽到底要把孩子教育成什麽模樣呢?其實是孩子想到妳的時候,他有什麽感受決定妳的家庭教育到底成不成功,如果想到妳覺得內心充滿溫暖、安全感,而且充滿力量可以去面對屬於他的未來,妳就會知道家庭教育非常成功。有壹天當妳和妳的孩子終極告別的時候,妳就會知道他帶著強大的內心會興高采烈、幸福開心地往下走,那壹刻妳會很得意地跟他揮手告別,謝謝妳這輩子陪我玩,因為妳,妳的孩子人生就此大不同,這就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目的,這也是兒童節最重要的禮物,讓孩子擁有快樂的能力。

 

分享
x

抖音二维码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