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宇:疫情推動了全球醫藥創新的步伐

發佈時間:2020-12-01 內容來源於: 流覽量:

2020年11月27日,由中國社科院指導、《中國經營報》主辦的“大變局 新使命” 2020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復星國際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啟宇出席峰會並作主題演講。

 

以下為文字實錄:

 

當前,中國的醫藥創新,或者說中國的醫藥產業應該是萬眾矚目的,有幾個大的背景。第壹,過去的20年,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吸引了眾多資本的追逐和方方面面的眼球。現在中國企業高價值成長的賽道正向醫藥創新切換。第二,疫情下,全球對醫藥創新寄予厚望。第三,集采,在醫藥創新的道路上感覺還是壓力不小。我們就在這樣多種的因素下,壹起來看看疫情之下,中國醫藥產業的發展。

 

疫情推動全球醫藥創新步伐

 

疫情大幅度推動了全球醫藥創新的步伐,我們可以看到,如何對大型突發公共事件進行管控、預防,全球有很多實踐。事實證明,中國的壹整套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在這個背景下,也催生了快速檢測、緊急治療、藥物開發等方方面面的發展。

 

比方說,核酸檢測試劑在疫情之下是以周為單位研發誕生。而疫苗,面對這樣重大的疫情,正以全球前所未有的速度,五大技術路線同步推進。特別是核酸疫苗在這次的全球疫情下得到了技術體系的全面驗證。差不多在6~12個月的周期裏面,完成了整個的研發和上市的進程。這個是創造紀錄的。有效的治療藥物,綜合抗體類的藥物現在正在加緊研發,也促進了抗病毒藥物研發的推進,整個技術法規在不斷進步。比方說,最近我們國家出臺了藥品附條件批準上市有關審批的新的法規,也是對疫苗快速上市的保駕護航,包括全球的協同、協作。

 

所以,在疫情方面,應該說是極大地推進了全球的技術進步、法規進步和聯動合作。在全球合作開發基於mRNA技術的新冠核酸疫苗,包括我們國家的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其實都在全球合作的大框架下完成。

 

復星醫藥在疫情發生的第壹時間,2020年1月24日當天確定在全球去尋求新冠疫苗的技術產品,我們以前沒有自己的技術儲備,來不及做,很快我們有幸在全球諸多的新疫苗技術的公司中間跟德國的BioNTech在最短的時間達成了協議。

 

在這中間我們也意識到,面對這樣壹個新的疫情,新的技術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我們也不否認,傳統技術依然會發揮它的效率。在這種情況下,像核酸疫苗這樣的壹個新技術取得突破,也是人類公共衛生健康的重大事件。因為在這個技術平臺上,將來全人類去應對大型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就有了壹個非常好的、經過驗證的成熟的技術平臺和與之相匹配的法規體系。

 

當前疫苗的進展,美國數據都宣布了,兩家mRNA核酸疫苗企業有效率都超過了90%以上,其中基於德國BioNTech的mRNA技術平臺開發的新冠疫苗有效率達95%。大家還在拭目以待,包括阿斯利康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包括國內的滅活疫苗,最終出來的有效率。但無論怎麽說,哪怕70%以上,有效率就已經非常好了。

 

所以,現在美國、歐洲、中國都已經進入到審批的最後沖刺階段,希望在比較短的時間裏面能夠有實際批準的疫苗上市。我看到最近壹個數據,現在在待審批,或者說是處在臨床後期階段的疫苗企業全球明年產能的預計,未經證實,大約是70億劑,也就是可以覆蓋35億人口。所以這壹點上,全球資源調動起來,還是很有戰鬥力,很有保障的,這就深度影響著下壹階段全球經濟的走勢。

 

中國醫藥創新:與全球化不能分割

 

我再匯報壹下中國的醫藥創新進化路徑的壹些思考。中國的創新從左下角在往右上角快速地進化。但是很快在政策的催生之下,中國的壹批創新企業快速發展,大家快速地向右上方走,因為中國企業的創新,中國企業的創新力度和熱情以及資本的強度太強了,所以左下角的賽道,創新模式壹下子就擁堵了,中國企業是在這樣壹種快速積累爆發式的創新下面往右上角跑,模式非常多。

 

其實大家現在都在爭奪新的技術平臺和新的靶點領域的創新機會。應該說,在全球醫藥創新這個探險的大陣營裏面,我覺得中國企業正在成為最富有創新探索精神、最富有冒險精神的,並且是有很強的科學依據的壹支主力部隊。

 

現在中國的醫藥創新在全球來看,應該說已經坐穩了老二的位置。如果再假以時日,我們跟美國創新能力追平也是有可能的。中國在這個領域大量投入,特別是國家的改革步伐加快。醫保局的集采政策有兩面性、是雙刃劍,壹面是對醫藥產業的壓力,壹面是對創新極具推動力,不創新就沒有活路。所以,中國的創新很快地從1.0、2.0到3.0,現在其實是三個版本同步推進。

 

我們看到在資本的催生下,香港市場、科創板市場,馬上深圳的創業板市場也要開放,再加上納斯達克還是向中國開放的,所以我們中國的創新企業有四個資本市場的支撐。我們現在融資融錢沒有問題,市場上的創新公司也快速分化,有像百濟這樣馬上就兩三百億美元市值的,也有創新藥企業辛辛苦苦做的,做了二三十億元市值的也有,這個中間就見仁見智了,但是不管怎麽說,中國創新企業都在非常努力積極地前行。

 

我們還是要重視中國企業創新為了什麽,中國企業創新現階段主要任務壹定是先聚焦中國,中國的臨床需求。所以,我們還是要從臨床需求的近端去看解決什麽問題,比如腫瘤的治療。復星有壹句話,叫高質量、可負擔的創新,這個中間最重要的是可負擔,是要讓我們的國家,讓我們的民眾、患者可負擔,同時要平衡創新的成本。

 

所以,今天大家看到醫保局推動集采之外,創新藥的談判也是很殘酷的,但我們還是要想辦法生存下來,活下來,我們要放眼全球市場。所以,創新這個話題上,為什麽創新和全球化是不能分割的,我們如果在中國的市場上經歷了極致的低成本創新、高質量要求這樣壹個市場需求,我們又嫁接全球標準,我覺得我們是有資源的,有能力進入全球市場,到全球市場去變現。這個道理無論百濟也好、復星也好、恒瑞也好,大家都在實踐,包括信達也好,我們都有產品,在中國市場研發的許可License out給那些全球壹線的大制藥企業。這個是我們在創新上積澱的壹個變現,而且未來這個趨勢會越來越大。我相信大量的全球壹線創新藥企會到中國來尋求他們所需要的產品和技術。

 

產品和技術領域發展,我們還是要有壹個全球化的策略,細的我就不講了。還是有很多新的領域。比方說,人工智能怎麽介入新藥開發,再比方說,基因編輯的技術怎麽能夠快速地進入到治療臨床,怎麽能夠像mRNA這樣的技術在這次疫情之下快速催生,除了疫苗還有很多領域,像腫瘤治療等等領域,它還會突進。像CAR-T細胞怎麽從血液瘤走向實體瘤,像雙抗、多抗怎麽發展,還有ADC,最近ADC又取得了突破式的進展。所以,在我們前面,我覺得新技術平臺帶給我們的前景還是壹片光明。在這個中間,我們要用全球的網絡去實現,我們要嫁接好中國、美國、歐洲這個全球創新的三級平臺,來獲得全球的高潛力的大的技術平臺。

 

左手抓創新,右手打造技術平臺

 

我們還是講講復星醫藥創新的核心理念,還是兩手:壹手關註提升臨床價值的創新機會,我們要看最大的價值觀。另外壹手,還是要打造核心、領先的技術平臺,還是要通過各種先進的技術平臺的打造,把創新藥的成果做出來。全球化也是我們不遺余力地在推動的,11月20日我們在印度,三年前收購的註射劑企業Gland Pharma在印度上市,非常成功,市值達到30多億美元,上市之後也有不錯的漲幅,我覺得也是中國企業在全球化發展中的壹個標誌。

 

當然我們在美國等地研發中心的布局也在助力國內的創新研發,我們形成了壹套美國舊金山和上海、重慶三地的跨中美兩國的創新研發的聯動機制,24小時開發,既接觸前沿科技,又緊貼中國的臨床需求。並且不斷地去開發多元的科學技術平臺,這裏面主要還是自主研發和全球合作,內部創新、BD、VC孵化等等,多個模式的並舉。所以,在這樣的體系下面,我們同時可以去運行操作更多的,如10多個新的技術平臺,希望能夠有更完善、更好的產品管線出來,助力醫藥企業的創新發展。

分享
x

抖音二维码

扫一扫